棒球击球领袖数据集2019-2022
数据来源:互联网公开数据
标签:MLB,棒球,击球数据,球员表现,2019,2020,2021,2022
数据概述:
本数据集来源于mlb.com/stats,涵盖2019年至2022年期间棒球大联盟(MLB)击球手的关键统计数据。数据集包括球员位置、比赛场次、击球数、得分、安打、二垒安、三垒安、全垒打、打点、保送、三振、盗垒、被封杀等指标,为分析球员表现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。
数据用途概述:
该数据集适用于棒球运动分析、球员表现评估、球队战略制定等多种场景。分析师可通过数据对比不同球员的表现差异,评估其在比赛中的贡献;球队管理层可利用数据优化球员阵容,制定更有效的战术;体育媒体和球迷也可以通过数据深入了解球员的表现,增加观赛的趣味性。此外,数据集也适合用于体育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学习培训,帮助学习者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和技巧。
球员位置:
CF: 中场
RF: 右场
1B: 一垒
2B: 二垒
3B: 三垒
C: 捕手
SS: 短棍
DH: 指定打击手
G: 出场次数:球员参与的比赛场次。
AB: 出击数:球员上场但未因四坏球、保送、牺牲触击或妨害而未出局的击球次数。
R: 得分:跑垒员成功抵达本垒得分的情况。
H: 安打:球员安全击球上垒但不被视为因失误或场员选择而到达的情况。
2B: 二垒安:跑垒员安全抵达二垒的情况。
3B: 三垒安:跑垒员安全抵达三垒的情况。
HR: 全垒打:击球手将球击出外野围网,跑垒员需触摸所有垒包,包括本垒,方可得分的情况。
RBI: 打点:因击球手的安打、牺牲触击、牺牲飞球、内野安打或场员选择导致得分的情况。
BB: 保送:球员因四坏球或故意保送获得上垒机会的情况,被投手投中球员的身体不计入保送。
SO: 三振:球员因三次好球而出局的情况。
SB: 盗垒:跑垒员在击球手还在击球时成功进至下一个垒包的情况。
CS: 被封杀:跑垒员试图盗垒但被封杀出局的情况。
AVG: 打击率:击球手安全上垒的次数占其击球机会的百分比。
OBP: 上垒率:击球手在击球机会中上垒的频率。
SLG: 长打率:击球手每击球机会获得的平均垒数。
OPS: 上垒加长打率:上垒率与长打率之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