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PM2-5空气质量数据集
数据来源:互联网公开数据
标签:空气污染, PM2.5, 北京, 气象数据, 环境监测, 时间序列, 数据可视化
数据概述:
本数据集包含了中国北京市2010年至2014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,详细记录了每日的PM2.5浓度以及相关的气象数据。数据来源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监测站,涵盖多个维度的信息,包括但不限于PM2.5浓度、温度、湿度、气压、风向和风速等。数据记录的时间跨度为5年,每条记录包含具体日期、小时、季节以及各项测量指标的数值,为研究空气污染趋势和环境变化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。
数据用途概述:
该数据集适用于多个应用场景,包括但不限于:
1. 空气质量趋势分析:研究PM2.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,识别污染高峰期和低谷期。
2. 气象因素影响分析:探索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气象条件与PM2.5浓度之间的关系,评估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。
3. 季节性变化研究:分析不同季节的空气质量特征,识别季节性污染模式。
4. 数据可视化:通过图形化展示PM2.5浓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,便于直观理解污染趋势。
5. 环境政策研究:为制定和评估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举例:
- 时间序列分析:利用每日PM2.5浓度数据绘制折线图,展示年度或季节性污染趋势。
- 空间分布分析:结合地理位置信息(如不同监测站)绘制热力图,直观显示污染的空间分布。
- 相关性分析:通过散点图分析PM2.5浓度与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,为污染成因研究提供依据。
数据字段定义:
- No:数据记录的行号(用于标识每条记录)。
- year:数据记录的年份。
- month:数据记录的月份。
- day:数据记录的日期。
- hour:数据记录的具体小时。
- season:数据记录所属的季节(1=春季,2=夏季,3=秋季,4=冬季)。
- PM2.5:PM2.5颗粒物浓度(单位:μg/m³)。
- DEWP:露点温度(单位:℃)。
- TEMP:温度(单位:℃)。
- PRES:气压(单位:hPa)。
- cbwd:综合风向(分为多个类别,如N、NE、E等)。
- Iws:累计风速(单位:m/s)。
- Is:累计下雪时长(单位:小时)。
- Ir:累计降雨时长(单位:小时)。
数据特征:
- 时间跨度: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,共5年数据。
- 记录频率:每日记录,包含具体小时数据。
- 字段丰富:除PM2.5浓度外,还包括多种气象指标,如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等。
- 季节性标识:数据记录中明确标注了季节,便于分析季节性变化。
应用场景:
1. 科学研究:用于研究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,探索污染成因。
2. 政策制定:为制定空气质量改善政策提供数据支持,评估不同时间段和季节的污染特征。
3. 数据分析:利用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、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,揭示污染规律。
4. 数据可视化:通过图表展示数据,方便非专业人士理解空气质量变化趋势。
总结:
北京PM2.5空气质量数据集是一份全面且有价值的资源,不仅包含空气质量的核心指标(PM2.5浓度),还提供了丰富的气象数据,为多角度研究空气污染问题提供了坚实基础。无论是用于学术研究、政策制定还是数据可视化,该数据集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