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耶拿天气档案数据集

德国耶拿天气档案数据集 数据来源:互联网公开数据
标签:天气数据,时间序列,深度学习,循环神经网络,RNN,温度预测,气候分析

数据概述
本数据集收录了德国耶拿Max Planck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气象站2009年至2016年的天气观测记录。数据以时间序列表现,包含每10分钟一次的气象观测数据,涵盖温度、气压、湿度、风速等多个关键气象指标。数据集经过重新整理,由《深度学习与Python》一书的作者Françoise Chollet发布,旨在为深度学习特别是循环神经网络(RNN)的学习和实验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温度预测问题场景。

数据用途概述
该数据集适用于多个场景:
1. 深度学习实验:数据集是《深度学习与Python》一书中关于温度预测问题的经典案例,特别适合用于RNN模型的训练和验证,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实践循环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。
2. 时间序列分析:数据集的时间序列特性使其成为研究天气模式、气候变化和短期预测的优质资源。研究者可以利用数据集分析气象数据的周期性和趋势。
3. 气候变化研究:数据集覆盖了较长时间跨度(2009-2016年),可用于气候模型验证和气候变化分析,帮助研究人员探索长期天气模式的变化。
4. 教育和培训:数据集结构清晰、规模适中,非常适合用于深度学习课程的教学材料,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项目案例,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。

数据来源补充
数据最初由德国耶拿Max Planck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气象站采集,记录了详细的天气观测信息。Françoise Chollet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化处理,使其更适合作为深度学习的实验数据集。数据文件可通过以下链接下载:
- https://s3.amazonaws.com/keras-datasets/jena_climate_2009_2016.csv.zip

数据特征
数据集包含以下关键字段:
1. Date Time:观测时间戳,精确到每10分钟一次。
2. p (mbar):气压值,单位为毫巴(mbar)。
3. T (degC):温度值,单位为摄氏度(°C)。
4. Tpot (K):潜在温度,单位为开尔文(K)。
5. Tdew (degC):露点温度,单位为摄氏度(°C)。
6. rh (%):相对湿度,单位为百分比(%)。
7. VPmax (mbar):最大水汽压,单位为毫巴(mbar)。
8. VPact (mbar):实际水汽压,单位为毫巴(mbar)。
9. VPdef (mbar):水汽压差,单位为毫巴(mbar)。
10. sh (g/kg):湿度,单位为克每千克(g/kg)。
11. H2O (mmol/mol):水蒸气浓度,单位为毫摩尔每摩尔(mmol/mol)。
12. rho (kg/m³):空气密度,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(kg/m³)。
13. wv (m/s):风速,单位为米每秒(m/s)。
14. max. wv (m/s):最大风速,单位为米每秒(m/s)。
15. wd (deg):风向,单位为度(°),范围为0-360度。

数据集包含超过百万条记录,时间跨度为7年(2009-2016年),提供了丰富的气象数据维度,适合进行复杂的时间序列分析和建模。

数据价值
- 标准化和易用性:数据集经过整理,格式统一,字段名称清晰,便于快速加载和使用。
- 多样性:涵盖了多种气象指标,能够支持多维度的分析和建模需求。
- 时间连续性: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数据提供了高频率的时间序列信息,适合研究短期天气变化和预测问题。
- 教育意义:作为《深度学习与Python》一书的经典案例,数据集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实践机会,帮助他们理解深度学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。

适用场景
1. 深度学习研究:利用数据集训练和验证RNN模型,探索时间序列预测的算法性能。
2. 气象分析:研究天气模式、气候变化趋势,以及短期天气预测。
3. 政策制定:为制定气候和环境政策提供数据支持,评估天气变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。
4. 教育与培训:作为深度学习课程的案例数据,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。

注意事项
1. 数据集的时间分辨率较高(每10分钟一次),可能需要根据具体任务对数据进行采样或降频处理。
2. 数据字段较多,分析前需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特征。
3. 原始数据集经过重新整理,部分处理细节可能与原始数据略有不同,具体可参考《深度学习与Python》一书中的描述。

packageimg

数据与资源

附加信息

字段
版本 1.0
数据集大小 12.94 MiB
最后更新 2025年4月26日
创建于 2025年4月26日
声明 当前数据集部分源数据来源于公开互联网,如果有侵权,请24小时联系删除(400-600-681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