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SA近地天体地球近距离接近事件数据集-1900年至今-imtkaggleteam

NASA近地天体地球近距离接近事件数据集-1900年至今-imtkaggleteam 数据来源:互联网公开数据 标签:NASA,近地天体,NEO,小行星,地球接近,天文学,宇宙,空间探测,天体物理 数据概述: 本数据集收录了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(CNEOS)追踪的近地天体(NEOs)与地球的近距离接近事件。数据涵盖了从1900年至今,根据CNEOS对NEOs的轨道计算,预测的未来接近地球的事件。数据记录了这些天体在接近地球时的关键参数,用于评估潜在的撞击风险。

数据包含了以下字段:

Object:天体的主要编号

CA Date:最近接近地球的日期和时间(TDB),以及时间的不确定性(以+/-形式给出,单位为天_小时:分钟)。

View CA:查看近距离接近的详细信息,包括高精度轨迹。

CA Distance Nominal (au):最有可能的(Nominal)近距离接近距离(地球中心到NEO中心),以天文单位(au)为单位。

CA Distance Minimum (au):最小可能的近距离接近距离(地球中心到NEO中心),以天文单位(au)为单位。 最小距离基于3-sigma地球目标平面误差椭圆。

V relative (km/s):近距离接近时,天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。

V infinity (km/s):近距离接近时,天体相对于无质量地球的速度。

H (mag):小行星的绝对星等(通常,H值越小,小行星直径越大)。彗星的此项未定义。

Diameter:天体的直径,当已知时给出具体数值,或根据小行星的绝对星等(H)和反照率(0.25和0.05)估算出的范围(最小-最大)。

Rarity:衡量地球近距离接近事件的频率。0表示每年平均发生100次,1表示大约每月一次,2表示大约每年一次,3表示大约每十年一次,依此类推。“n/a”表示没有频率估计。

数据用途概述: 该数据集适用于天体物理学研究、空间风险评估、行星防御策略制定以及教育科普等多种场景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此数据分析近地天体的轨道特性、预测撞击风险、评估潜在的威胁;政府机构可以基于此数据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;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此数据向公众普及空间科学知识。

packageimg

数据与资源

附加信息

字段
版本 1.0
数据集大小 0.04 MiB
最后更新 2025年4月23日
创建于 2025年4月23日
声明 当前数据集部分源数据来源于公开互联网,如果有侵权,请24小时联系删除(400-600-681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