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地震事件地理位置与震级特征数据集
数据来源:互联网公开数据
标签:地震, 地震事件, 地震数据, 地理位置, 震级, 时间序列, 地震学, 灾害, 地质, 科学研究
数据概述:
本数据集包含全球范围内地震事件的详细数据,涵盖了地震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震级以及其他关键特征。每行数据代表一个独立的地震事件,列则提供了关于该事件的具体属性信息。主要字段包括:
Time(时间):地震发生的时间,采用ISO 8601格式(例如:2023-02-17T09:37:34.868Z)。
Place(地点):地震发生的地理位置描述,通常是相对于附近地标或区域的描述。
Latitude(纬度):地震震中的纬度坐标,以十进制度数表示。
Longitude(经度):地震震中的经度坐标,以十进制度数表示。
Depth(深度):地震震源的深度,以千米为单位。
Mag(震级):地震的震级,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。
MagType(震级类型):用于衡量地震的震级类型(例如,mww代表矩震级)。
nst:参与计算事件位置和震级的地震台站数量。
gap:地震台站之间的最大方位角间隙,以度为单位。该指标反映了台站围绕地震的分布情况。
dmin:地震到地震台站的最小水平距离,以度为单位。
rms:地震波的观测和计算旅行时间残差的均方根,以秒为单位。
net:检测并报告该事件的地震网络(例如,us代表美国地质调查局)。
ID:地震事件的唯一标识符。
Updated(更新时间):事件数据最近的更新时间戳,采用ISO 8601格式。
Type(类型):地震事件的类型,通常为“地震”。
horizontalError(水平误差):地震震中水平位置的不确定性,以千米为单位。
depthError(深度误差):地震震源深度的不确定性,以千米为单位。
magError(震级误差):地震震级的不确定性。
magNst:用于计算地震震级的台站数量。
status(状态):事件数据审查的状态(例如,已审查或自动)。
locationSource(位置来源):地震位置数据的来源。
magSource(震级来源):地震震级数据的来源。
数据用途概述:
该数据集主要用于地震学研究、灾害风险评估、地质学分析等学术研究目的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此数据进行地震活动性分析、震级与频率关系研究、地震预测模型构建等。此外,该数据集也可用于教育和科普,帮助公众了解地震的发生规律和相关知识。请注意,该数据集仅供研究使用,不应用于实际的运营决策或应急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