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预报站点观测数据WeatherObservationData-alicekl
数据来源:互联网公开数据
标签:天气预报, 气象数据, 观测数据, 时序分析, 气象要素, 地理信息, 数据分析, 机器学习
数据概述:
该数据集包含来自气象站点观测的天气数据,记录了多个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信息,用于天气预报、气候研究等领域。主要特征如下:
时间跨度:数据记录的时间范围,从2024年8月24日00:00:00开始,包含多个时间点。
地理范围:数据来源于特定地理位置的气象站点,包括经纬度信息。
数据维度:数据集包括多个气象要素,如i10fg(地面风速)、tcc(总云量)、u10(10米高度处纬向风速)、hcc(高云量)、cp(降水码)、z(位势高度)、p3020(30-20hPa气压)、ssrd(地表向下短波辐射)、cape(对流有效位能)、msl(海平面气压)、mcc(中云量)、fdir(直接太阳辐射)、sst(海面温度)、gh(地表热通量)、skt(地表温度)、lcc(低云量)、sp(降水率)、v10(10米高度处经向风速)、u100(100米高度处纬向风速)、v100(100米高度处经向风速)、tp(总降水量)、d2m(2米高度处露点温度)、ssr(地表向下短波辐射)、t2m(2米高度处温度)、cdir(云的运动方向)、v200(200hPa高度处经向风速)、lsp(液态降水)、ssrc(地表向下短波辐射通量)、u200(200hPa高度处纬向风速)、tcw(总可降水)、deg0l(0度层温度)、strd(地表向下长波辐射)、cbh(云底高度)、dsrp(降水率)、sro(地表径流)、ssrdc(地表向下短波辐射通量)、sshf(地表显热通量)、sund(日照时数)、uvb(紫外线辐射)、ssro(地表向上短波辐射)、slhf(地表潜热通量)、crr(降水)、str(地表向下长波辐射)、ro(径流)、ttr(总云顶辐射)、capes(对流有效位能)、tclw(总云液态水)、tsrc(云顶长波辐射)、tcrw(云顶总辐射)、tisr(云顶红外辐射)、tsr(总太阳辐射)、lsrr(地表向下长波辐射)、parcs(光合有效辐射)、degm10l(-10度层温度)、flsr(地表向下长波辐射)、ttrc(云顶总辐射)、strc(地表向下长波辐射)、ishf(地表感热通量)、strdc(地表向下长波辐射)、u10n(10米风速)、si200(200hPa垂直速度)、par(光合有效辐射)、v10n(10米风速)、lspf(液态降水)、ptype(降水类型)、tprate(降水率)。
数据格式:CSV格式,文件名为以时间命名的文件,便于时间序列分析和处理。
来源信息:数据来源于气象站点观测,已进行初步的数据整理。
该数据集适合用于天气预报模型训练、气象要素分析、气候变化研究等。
数据用途概述:
该数据集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,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:
研究与分析:适用于气象学、气候学等领域的研究,如天气预报模型的构建、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等。
行业应用:可以为气象服务行业提供数据支持,如天气预报、灾害预警等。
决策支持:支持农业、交通、能源等领域的决策制定,如农业生产规划、交通运输管理、能源供应预测等。
教育和培训:作为气象学、数据科学等课程的辅助材料,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深入理解气象要素和数据分析方法。
此数据集特别适合用于探索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,以及它们对天气现象的影响,帮助用户实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更深入的气候研究。